資本圍獵面館的秘密
發(fā)布時間:2021-09-06
面館又一次迎來了高光時刻。
8月7日,瑞幸咖啡創(chuàng)始人陸正耀的“趣小面”正式開業(yè),首批將進入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、杭州等十四個城市。3日后,陳小春投資的面館“七爺清湯腩”的廣州分店正式營業(yè)。餐飲龍頭海底撈自去年開啟第一家“十八汆”面館,也加快了開店的速度,目前3家已營業(yè),6家待開。盯上面館的不僅有餐飲大佬、明星,還有商業(yè)嗅覺靈敏的資本方。
今年7月,和府撈面完成8億元E輪融資,估值達60億元,再次打破餐飲行業(yè)里的最高融資記錄。截止日前,餐飲業(yè)共有億元及以上的投資9起,其中3起為面館連鎖。紅杉、高瓴、鼎暉、騰訊、碧桂園、弘毅百福等投資公司扎堆入局。事實上,在這次資本圍獵面館之前,面館品類就已經火過好幾次。
2000年左右,蘭州牛肉面開始遍布全國各地;2011年之前,味千拉面風靡大江南北;2014年,重慶小面館開遍大街小巷,主持人孟非的“孟非的小面”,還有“嘿,小面”“辣扁擔”“憨胖媽”“老重慶小面”“馬記小面”等品牌接連涌現......
中國餐飲品類千千萬,為什么輪番火爆的偏偏是面館?
1、面條的覆蓋范圍更廣
俗話說,民以食為天。自古以來,中國人在飲食上頗費心思,研發(fā)出各種菜系與品類,來自五湖四海的食材觸動著億萬人的神經和味蕾,也造就了全國各地千差萬別的飲食習慣。
北方人喜歡吃面食,南方人喜歡吃米飯;山東人喜歡吃饅頭、煎餅、烙餅,陜西人吃岐山臊子面、羊肉泡饃、肉夾饃,廣州人喜歡吃腸粉、叉燒包、煲仔飯.....
有的城市相鄰七八十公里,吃的東西都有很大不同。喜歡吃煎餅的魯南、魯西南地區(qū)中,博山吃酸煎餅,周村喜歡甜煎餅,西河有大煎餅.....
此外,中國老百姓還喜歡每天吃得不重樣:早上喝粥,中午吃肉,晚上就得吃青菜;今天吃火鍋,明天就想吃炒菜;冬天多燉燜煨,夏天多涼拌冷凍。
各地區(qū)形色各異的飲食習慣讓餐飲品牌難以走出地域,形成“散點化”發(fā)展的中國餐飲市場特色;喜歡變著花樣吃的喜好讓餐飲行業(yè)的流行品類三五年就得換一次。這些是導致餐飲行業(yè)難做大、難永續(xù)發(fā)展的重要因素。
但這些問題,在面條上都解決了。
大江南北的人們都愛吃面,且各地形成了特色面條品類——北方有陜西刀削面、河南燴面、老北京炸醬面等;南方有重慶小面、武漢熱干面、云吞面等;東部沿海地區(qū)有上海的蔥油拌面、蘇式湯面、沙縣拌面,西部內陸地區(qū)有拉條子、蘭州拉面、豆花面......
除了覆蓋面廣,面條不分性別,不分年齡,什么人都愛吃,什么人都能吃得起。
窮有窮吃,富有富吃。自己家煮個掛面加個荷包蛋,配點咸菜就能填飽肚子;星級大廚花十多個小時熬煮高湯,配上精工細作的珍惜食材,就能滿足挑剔的味蕾。因此,無論是務工者、白領,還是富豪都對面條情有獨鐘。
面條廣受歡迎的原因,一方面,來自于面條的品類繁多,面條有幾百個種類。僅陜西的面條種類就超過100種。另一方面,面條的口味多樣。面條的烹飪方式覆蓋了中國大部分的烹調方法,如煮、炒、燴、燜、煎、蒸、炸、汆、涮等。隨便一份炒菜,往面上一澆,就是一份拌面,一份湯配上一份面,就是湯面。中國有多少種菜肴,就可以有多少種面。
面條的面也有各種花樣。根據食材不同分為白面、莜面、蕎麥面、雞蛋面、蔬菜面等;按照形狀不同,有條、線、片、花、丁、湖、長、短、粗、細、寬、窄等等之分;還有形態(tài)的差異,如圓、扁圓、空心、帶餡、糊狀、窩窩、珍珠等。不同的食材、形狀、形態(tài)口味又不一樣。
在價格上,一碗面便宜的有4、5元的,貴的有300元。
無論酸甜苦辣咸,無論哪種口味、軟硬度、形狀和價格,“一面百吃”“一吃百味”的面條,全部都能滿足人們的需求。所以,有人可以天天只吃面都不膩,但天天只吃餃子、包子、餛飩的人很少。
與面條相比,無論是餃子、餛飩、包子、饅頭、米飯,從種類、烹飪方式、口味上相對要遜色很多。
米飯的延展少,只有粥、炒飯、蓋飯、飯團、湯飯等幾種形式;餃子、餛飩、包子可以包裹的食材眾多,但就餐形態(tài)終歸相對有限,難與面條相媲美。其中,對于飯量大的人來說餛飩還容易吃不飽。
因此,能滿足不同地區(qū)、不同收入、不同性別、不同年齡,不受南北方飲食習慣制約,且消費頻次更高,不用進行市場教育的面條,能沖破餐飲區(qū)域性和“曇花一現”的限制,有天然做成大品類的基因。
據餐飲協會的統(tǒng)計數據顯示,2020年全國共有快餐店近300萬家,其中40%都是面館。這種壓倒性的市場基礎和發(fā)展事實,說明面條品類具有的廣泛的民眾消費基礎和生長土壤。
2、面館更適合大規(guī)模發(fā)展
事實上,除了更多人愛吃面條而讓面館生意具備一定的優(yōu)勢外,面館也有更容易規(guī);奶攸c。
一方面,面館操作更簡單高效。
面條的關鍵部分分為面、湯頭、澆頭。在如今餐飲工業(yè)化的發(fā)展下,這三個部分全部可以由中央廚房統(tǒng)一供應。
據「創(chuàng)業(yè)最前線」了解,面條不僅有統(tǒng)一生產的干面條、預制鮮面條,還有現場出面的智能削面機、鮮面機。近來市場火爆的萬杰智能鮮面機,從面粉到壓出新鮮面條只需要8秒,面條的粗細軟硬還都能調節(jié),操作只需按一下按鈕。
面澆頭也有中央廚房統(tǒng)一生產的料理包,既能保證口味又能保留營養(yǎng)。操作過程也很簡單,用熱水燙幾分鐘復熱,或者微波爐加熱下,又或者蒸箱中蒸一蒸,剪開袋子倒入面中即可。
有了已經相對成熟的餐飲供應鏈做支撐,面條的出餐程序變得更簡單。下面條有電腦自動控制時間,工作人員只需將煮好的面放入碗中,倒入料理包,有的再放點配菜即可。一碗面從點菜到出餐,2-3分鐘就能完成。
以海底撈旗下的十八汆為例,有了煮面機的配合,出餐的整個過程一個人就能負責。有媒體走訪十八汆時計算,忙時3分鐘能出餐,閑時1分鐘即可。
相比起來,其他中餐主食品類,無論是包子、餃子、餛飩的操作效率都不如面條。就算是最傳統(tǒng)的操作形式,面條現場和面、搟面、炒鹵,操作時間都比包子、餃子少,需要的人工也少。
因為包子要醒面、上蒸籠蒸,因此耗費的時間長。雖說餃子、包子的肉可以統(tǒng)一配送,但是為了保證口感,菜必須當天新鮮現切,還得人工包。
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好吃的餃子、包子店,都配有明檔廚房,有面案師忙前忙后。這意味著其他主食品類的人工費用增加,經營成本升高,績效水平面臨制約瓶頸。
另一方面,面條的毛利率水平更高。
餐飲行業(yè)成本占比最多的三項為食材、人工、店鋪租金。其中,食材占總成本比例最大,平均在30%左右。
面條的食材成本相對更低:通常4兩左右的面條成本為5毛錢左右;澆頭和湯底在真材實料情況下,加起來成本6元基本就能打住。
以相對低價的沙縣小吃拌面為例,3兩面條加麻醬、蔥花,成本不超過1元,售價4-5元,毛利能達到80%;上海蔥油拌面平均售價12元,食材成本僅2元,毛利遠超80%;在一線城市,一碗蘭州牛拉售價26元,食材成本在5元左右,毛利約81%;定位高端的和府撈面,對外披露的食材成本在25%左右。
這樣的毛利對米飯類的快餐來說比較難實現。面條可以唱主角,放兩三塊肉、兩三片菜葉,甚至只放蔥油就能吃好。除了各種炒飯外,米飯都是配角,必須配足量的下飯菜。一配菜,成本大概率得超過6元。
除了食材,面館所需要的人工也更少。餐飲工業(yè)化、數字化趨勢下,面館省去了對專業(yè)廚師、面點師的依賴。澆頭烹飪環(huán)節(jié)的去除,也節(jié)省了后廚面積,釋放出了更多就餐空間。
餃子、餛飩店的毛利尚可,但人工費用相對更高、操作更麻煩、模式更重。餡料的加工費時費錢,還得配面點師,面點師的培訓又增加了時間和費用支出。店鋪也必須保留明檔、廚房。這讓餃子和餛飩的成本很難下降。
而在零售價格上,面條、米飯、餃子、餛飩基本都在10-35元之間。同樣的售賣價格,面條無論食材、人工、店面的成本上都更低,凈利潤自然更多。
總體而言,更多人愛吃面條就意味著這個市場巨大,操作簡單則更省人工且更適合規(guī)模化,毛利率更高就更容易賺錢,如此看來面館火得理所當然。
不過,面館是否會與其他餐飲品類一樣,最終無法擺脫曇花一現的命運?
3、面館的火爆才剛開始
面館的火爆只是開始,真正的大潮遠沒有到來。
客觀來看,餐飲行業(yè)是一門永不消失的生意。民以食為天,吃飯是剛需。在衣食住行中,人類不出行、沒有住房、不穿衣都能活著,但不能不吃飯。一頓不吃餓得慌,有人的地方就需要吃飯。
在國家政策引導下,城市人口的持續(xù)增長也會釋放更多餐飲需求。加之,外出就餐和外賣人群比例的持續(xù)擴大,增加了餐飲主流消費群體規(guī)模。艾瑞調研數據顯示,超五成消費者因生活節(jié)奏加快而外出就餐頻次增加,90后等網生代年輕群體更是其中主力。年輕人不會做飯、不愛做飯,外出就餐正在逐步代替廚房。
據國家統(tǒng)計局數據顯示,餐飲行業(yè)每年都保持10%左右的增長率。2019年餐飲收入規(guī)模達4.67萬億元,同比增長9.4% ,復合年增長率為10.1%。受疫情影響, 2020年市場規(guī)模略有收縮,但長期來看依然向好。
就面館行業(yè)自身來說,整個面館行業(yè)才剛起步。
目前,面館絕大多數都是夫妻店的經營模式,有品類無品牌。
以全國分布最廣、門店數量最多的面品類蘭州拉面為例,根據“餐寶典”的調研顯示,目前在全國范圍內,蘭州拉面館數量大約有5萬家,但仍沒有一家頭部品牌。曾經鼎盛時期的馬蘭拉面全國的門店總數也不過700多家。
競爭方面,面館行業(yè)內部競爭較弱。面條種類繁多,相互之間差異化明顯,互相競爭不激烈。不吃辣椒的不會吃重慶小面,吃拌面的不吃炒面,吃拉面的吃打鹵面少......所以,經?吹揭粭l街上兩個不同的面館相鄰而開相安無事。競爭弱,就能防止行業(yè)因競爭壓力侵蝕利潤。
替代品上,米飯、其他主食類有便利店、自熟米飯的夾擊。但是面館卻因為“需要經過現煮現做才好吃且不能久放”的特性,從而繞開了競爭。
加上餐飲供應鏈、服務企業(yè)的持續(xù)發(fā)展,面館只需要做“拿來主義”,重點選定幾件事:選品類、定風味、調口味、定價格,定商業(yè)模式,選店鋪位置,保證食材安全,保證衛(wèi)生合規(guī),踏實運營。
中國傳統(tǒng)餐飲文化源遠流長,面條的品類和口味都是現成的,不用太做創(chuàng)新,幾百種品類、風味、口味拿來即用。
在商業(yè)模式上也有很多參考,比如,眾多的西式快餐和中式快餐的商業(yè)實踐為面館提供了許多直接和間接的模式經驗。產品價格體系和店鋪選址,有拿來就能用的成熟模式系統(tǒng)。就連營銷工具、管理工具都有很多跑通的模板,面館只需要把這些現成的模塊匯總起來用好。
因此,在具備巨大容量、正在經歷精細化趨勢的餐飲賽道上,對擁有騰飛潛質的面館而言,日前的繁榮不過才剛開始。面對海量需求和發(fā)展?jié)摿Γ骛^是一條非常適合創(chuàng)業(yè)的賽道,也將孕育著龐大的商業(yè)機會。
來源:創(chuàng)業(yè)最前線